( 封面圖:鍋爐給水泵對進口壓力有什么要求? )
? ? ? 鍋爐給水泵對進口壓力的要求主要圍繞防止汽蝕現象、保證泵的正常吸液能力展開,以下文章中,鍋爐給水泵生產廠家長沙水泵廠技術工程師將圍繞鍋爐給水泵對進口壓力的具體要求的原理展開講講這個話題。
?
?請點擊圖片了解長沙水泵廠各種【鍋爐給水泵】型號產品詳情及參數
?
一、核心要求:進口壓力需高于液體飽和蒸汽壓
汽蝕風險:若進口壓力過低,液體可能在泵入口處因壓力低于其飽和蒸汽壓而汽化,形成氣泡。氣泡進入泵葉輪高壓區后破裂,會沖擊葉輪并導致泵體振動、效率下降,甚至損壞設備。
關鍵參數:必需汽蝕余量(NPSHr)
泵廠家通常會提供“必需汽蝕余量”(NPSHr),即泵避免汽蝕所需的最小進口壓力裕量。實際進口壓力需滿足:
進口壓力≥液體飽和蒸汽壓+NPSHr+安全裕量(通常0.51.0m液柱)
例如:輸送100℃熱水時,其飽和蒸汽壓約0.1MPa(10m水柱),若泵的NPSHr為3m,則進口壓力至少需13m水柱(0.13MPa)。
二、進口壓力的具體影響因素
1.液體溫度與飽和蒸汽壓,溫度越高,液體飽和蒸汽壓越高,對進口壓力要求越高。例如:
常溫清水(20℃)飽和蒸汽壓約0.0024MPa,進口壓力只需略高于NPSHr;
高溫鍋爐給水(如150℃)飽和蒸汽壓約0.47MPa,進口壓力需顯著提高以避免汽化。
2.泵的結構與性能
多級泵通常比單級泵的NPSHr更高,對進口壓力要求更嚴格;高轉速泵因葉輪入口線速度快,易產生低壓區,需更高進口壓力。
3.系統管路阻力
進口管路的閥門、彎頭、過濾器等會產生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導致進口壓力損失。設計時需確保:
進口靜壓力?管路阻力損失≥飽和蒸汽壓+NPSHr
三、實際運行中的進口壓力控制措施
1.抬高水箱液位或設置前置泵
通過增加液體靜壓(如高位水箱)或加裝前置泵(提高進口壓力),滿足NPSHr要求。例如:
當鍋爐給水泵進口壓力不足時,可在主泵前串聯一臺低揚程前置泵,提升進口壓力。
2.控制進口管路規格
增大進口管徑、減少彎頭和閥門數量,降低管路阻力損失。一般進口管徑比泵入口直徑大1~2級(如泵入口DN50,管路用DN80)。
3.設置穩壓裝置
在進口端安裝穩壓罐或膨脹水箱,緩沖系統壓力波動,避免瞬時低壓導致汽蝕。
鍋爐給水泵的進口壓力需以防止汽蝕為核心目標,通過計算飽和蒸汽壓、NPSHr及管路損失,確保進口壓力滿足泵的運行要求。實際應用中需結合液體溫度、泵型及系統設計綜合調整,必要時通過設備改造(如前置泵、穩壓裝置)提升進口壓力穩定性。